2025年3月,财新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从2月的51.5上升至51.8,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这是私营部门活动连续增长的第17个月,得益于制造业产出创下四个月来的最强扩张,以及服务业增长达到三个月来的峰值。活动增长得到新业务流入的支撑,包括出口订单的大幅增长。工作积压也连续第二个月增长。然而,就业水平下降,主要是由于服务业裁员。在价格方面,平均收费连续第四个月下降,因为输入成本以近五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,尽管幅度微小。最后,商业信心保持积极,情绪保持在2024年平均水平之上,尽管与2月相比略有下降。

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从2024年12月的51.40点下降至2024年1月的51.10点。 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自2013年至2025年平均为51.36点,2020年11月达到历史最高点57.50点,2020年2月创下最低记录27.50点。

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从2024年12月的51.40点下降至2024年1月的51.10点。 根据Trading Economics全球宏观模型和分析师的预期,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计在本季度末达到50.90点。根据我们的计量经济模型,长期来看,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计在2026年将趋势稳定在50.40点,2027年将达到50.60点。



近期数据 前次数据 单位 参考日期
经营状况指数 52.80 49.40 积分 Feb 2025
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50.50 50.20 积分 Mar 2025
工业产能利用率 76.20 75.10 % Dec 2024
乘用车产量 2103000.00 2151000.00 单位 Feb 2025
乘用车销售 1386000.00 1709000.00 单位 Feb 2025
水泥生产 15511.80 16933.50 十万吨 Dec 2024
库存变化 9327.40 14959.00 人民币 - 百 - 百万 Dec 2023
综合领先指标 100.49 100.18 积分 Mar 2025
工业利润(年初至今)同比增长 910990.00 7431050.00 人民币 - 百万 Feb 2025
腐败指数 43.00 42.00 积分 Dec 2024
腐败排名 76.00 76.00 Dec 2024
电力生产 846240.00 749510.00 吉瓦小时 Dec 2024
工业生产(年) 5.90 6.20 % Feb 2025
工业生产(月度) 0.51 0.19 % Feb 2025
领先经济指标 149.80 149.90 积分 Feb 2025
制造业生产(年) 6.90 6.10 % Feb 2025
矿业生产 4.30 3.10 % Feb 2025
新订单指数 51.80 51.10 积分 Mar 2025
钢铁生产 78900.00 81900.00 千吨 Feb 2025
汽车销售(年度) 2915000.00 2129000.00 单位 Mar 2025

中国 - 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
在中国,财新中国综合产出指数追踪私营部门活动的商业趋势,根据从约400家公司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。该指数追踪销售、新订单、就业、库存和价格等变量。指数数值超过50表示商业活动扩张,低于50则表示整体下降。


新闻
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个月高点
2025年3月,财新中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从2月的51.5上升至51.8,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这是私营部门活动连续增长的第17个月,得益于制造业产出创下四个月来的最强扩张,以及服务业增长达到三个月来的峰值。活动增长得到新业务流入的支撑,包括出口订单的大幅增长。工作积压也连续第二个月增长。然而,就业水平下降,主要是由于服务业裁员。在价格方面,平均收费连续第四个月下降,因为输入成本以近五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,尽管幅度微小。最后,商业信心保持积极,情绪保持在2024年平均水平之上,尽管与2月相比略有下降。
2025-04-03
中国综合PMI升至三个月高点
2025年2月,财新中国综合PMI从上月的51.1上升至51.5,创下自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读数。这是私营部门活动连续第16个月增长,其中制造业在三个月内扩张最多,服务业经济增长超出预期。新订单稳固,得益于两个行业产出的温和增长。同时,继1月出现两年多来最大降幅后,就业率略有下降。由于制造业的轻微产能压力持续存在,2025年以来工作积压首次略有上升。关于价格,投入成本以自2023年中以来最慢的速度上升,而产出价格继续以微弱的速度下降。根据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博士的观点,政府政策应优先考虑需求侧措施,加强逆周期调整,并促进家庭收入和消费者信心的提高。
2025-03-05
中国综合PMI降至四个月低点
财新中国综合PMI从12月的51.4小幅下降至2025年1月的51.1,创下自9月以来的最低数值。这是由于制造业产出增速加快未能抵消服务业活动增速放缓的影响。尽管如此,这仍是私营部门活动增长的第15个月,新的订单增速放缓,而由于缺乏产能压力,就业人数出现了两年多来最大的下降。同时,继12月收缩后,海外销售恢复了增长。在成本方面,总体价格水平依然疲软,销售价格下跌达到四个月来最大跌幅。展望未来,市场信心略有改善,但仍低于历史平均水平。“自2024年9月以来推出的刺激政策已取得了实质性成果,”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。然而,他警告说,这些措施的效果可能在2025年减弱,而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可能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。
2025-02-05